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一是考生心理的调整;二是确保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三是合理安排最后阶段的复习。在这段时间里,要想使学习成绩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已不太现实。然而,考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并不是完全取决于学习水平的高低,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考生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的影响。身体状况佳、心理状态好才能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知识方面的不足。
01 小考大考化,大考小考化
1.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研究试卷,培养临场经验。应该多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例如查看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公式,看读书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对前后知识进行穿线;要多熟悉历年考试的题型,要反复看,对这些题做到熟悉掌握,题型会使自己在考前的心情平静下来;应该重点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看过去一些大型考试的错题记录,强化对知识进行回顾,找出过去常出现的错误是错在知识型还是能力型,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还应该学会转变思维方法,过去出现的重点错误和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往往是由于思维定式造成的,只有在思维方法上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错误。
2.要主动适应高考的气氛。把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当作是一种动力;把学校和社会对高考的宣传,当作是一种鞭策;把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和体贴当作是一种支持。要使自己保持一种平静之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高考前每次考试都是一次角色训练的机会,无论是考前的小考还是高考模拟考,都应进入高考角色,体验考场的紧张气氛,采用一些适当有效的行为方法如放松四肢、调整呼吸、闭目静坐等使自己焦虑情绪平静下来。通过这种反复操练可逐步降低对考试境遇的敏感性,在以后进入正式高考中,可提高投入考试的应变能力。平时习惯了高考的紧张,高考时便能适应。事实上,用一位高考状元的话说“高考也不过是一场考试而已,只不过要求更细心一点罢了。”
02 保持常态,合理安排考前时间
1.在考试之前千万要避免不习惯的事。如,有意在考试的前一晚上提早睡觉,也容易造成紧张,反而睡不着,应该以日常生活的状态去应付考试。至于提前睡眠,要适当,不要提前太多。又如,穿着方面也要穿平常的服装,有的人去参加考试,要穿上新的皮鞋、新的衣服,却不知由于穿上新皮鞋,脚容易被磨伤,穿上新的衣服,可能使脖了勒得太紧或领子碰磨头部,致使头脖不自在。所有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
越临近考试,心理越紧张,还会不自觉地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例如,睡眠、饮食减少,不和家人讲话,不听音乐,不到户外活动等。家长也会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不接待客人,不大声讲话,不看电视,不听音乐等使你更加感到来自环境的紧张气氛。
其实,在尽量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的同时,维持日常生活习惯,饭后听听音乐,晚上看二三十分钟的新闻报道,并不影响学习,反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主动提议父母也保持原有生活习惯,享受一些娱乐活动,能使他们轻松愉快,反过来又能为你创设更轻松的环境。另外,做习题时间长了,到室外散散布、打打球、弹弹琴等,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以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
2.要把时间划分好。临考前的时间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教师支配,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在跟着教师复习的时间内一定要力争学会,应把它看成是考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不要再寄希望于以后自己再找时间复习,因为事实上很难再找到这个“时间”了。
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主要目标不是学习,而应该是调整好生活节律,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不要晚上来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
事实上,在考试临近的几天里,要提高所谓的能力和水平是不现实的,这时候的战略重点是加强记忆。因此,不要再攻什么难题,而是翻阅一下需要记忆的、背的。这时遇到感到陌生的,不用担忧,能补就补,不能补,就要果断舍弃。不要怕想不起,也不要怕记不全。
现代考试有三条规律:第一,考试大部分是考再认知识而不是考再现知识;第二,考试总是只能考部分知识而不是全部知识;因此,第三,考生的复习状态足以应付考试。但是,为什么在实际考试中会有不少考生发挥不好呢?这一方面与他们的心态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与高考的时间难以同步。这就好像一个好厨师提前做了一桌美味,可是客人迟迟不来。于是只好热了又热。等到吃时,菜已经不新鲜了。
另一方面,学校与家庭通常都会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老师、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使原来那种适应高度紧张的心理模式,因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
所以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前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再从应试角度来说,如果考生在考前一周完全停止学习活动,也不利于考试时迅速建立应急机制。
问:怎么最近越到高考了,反而错的题越多,对高考感到心里没底?
答:你如果现在复习,都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是重题,这样复习对高考是不行的,近期实际上你遇到的高考问题越多,高考整体的提升应该是越大,所以说对现在遇到的问题应该是感到高兴而不是沮丧。
问:我这几次考试就感觉脑子经常断片,我本来都会做的题,然后就做错了,或者根本不会做了。
答:这种大脑短路,是由于你长时间的复习导致的大脑疲惫而产生的,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休息,注意饮食,以及通过锻炼来调节你的身体状态,必须要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一小时不是学校给你安排的,是你抽时间来做这个事情。
问:除了调整好心态应战高考,生物钟怎么调节呢?
答:必须保证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下午的三点到五点,也就是你们的高考考试时间,必须保持时刻兴奋,特别是后期进入到六月份后,每天的这个时间段千万不要出现颓废。